威澳门尼斯人app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美的楼宇科技展示建筑低碳之路
栏目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12-17 17:10:13

  威澳门尼斯人app11月30日-12月12日,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(COP28)于阿联酋迪拜举行。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于12月4日出席在迪拜世博城举办“中国角”系列活动,并围绕“数智科技助力建筑节能”发表主题演讲,展示了美的楼宇科技在建筑低碳发展上的创新与建树。

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基于1994年生效的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而举办的全球性大会,旨在倡导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应对全球气候变化,共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。本届大会吸引了全球198个国家,7万多名代表参加,包括全球、谈判代表、非政府组织、行业领袖和企业代表等,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气候大会。大会将首次对《巴黎协定》下的全球气候行动进行“全球盘点”,并团结全世界加紧努力应对气候危机。

  建筑,正由最初的生活载体,转化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生命体。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,让建筑更绿色低碳、智能高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

  作为国内绿色建筑领域的领跑者和“双碳”政策的积极践行者,一直以来,美的楼宇科技秉承“共建可持续的智慧空间”的使命,以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为核心,融合楼宇内暖通、电梯、楼宇控制系统等优势,构建数智建筑全栈解决方案,打通楼宇交通流、信息流、体验流、能源流,赋能各行各业,布局低碳绿色城市未来。

  今年,美的楼宇科技发布“GREEN FOR ONE”双碳战略,提供建筑全链路绿色低碳产品&服务,积极投身全场景低碳行业解决方案,以iBUILDING全面数字化底层能力为支撑,助力各界应对低碳产业转型挑战,向业界展示了一条建筑的数字化低碳之路。

 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,美的楼宇科技通过绿色低碳设计、绿色高效制造、绿色清洁供应助力全价值链绿色低碳、可持续发展,助力双碳目标的同时提升ESG信息披露水平。

  在供应链端,美的楼宇科技建立了供应链管理平台,从产品概念设计,到原材料选择、产品加工,从上游采购,到下游销售,建立起了庞大的信息网络与产品供应链条,将供应商碳管理水平纳入评价体系。

  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,并以生态设计理念为核心,在产品研发中使用绿色、低碳、环保节能技术。例如,美的楼宇科技研制的磁悬浮离心机组控制技术经鉴定达到“国际领先”水平,与常规离心机组相比,美的磁悬浮变频离心式机组每年可节省45%运行费用,每1000台机组则可节约标准煤11.1万吨/年,减少CO₂排放27.7万吨/年。此外,美的楼宇科技还通过使用环保型制冷剂R454B、R290替代R410A及R32,提升产品再生物料的使用,使用更高效的直流变频部件,提供光储热柔整体解决方案,开发iBUILDING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、iBUILDING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措施,大幅度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。

  在制造阶段,美的楼宇科技围绕清洁能源(光伏)、柔性能源(储能、蓄冷)、工艺升级(电气化、变频化改造等)、数字化管理(能源管理平台、碳管理平台等)及循环经济(冷媒回收,废水回收利用)等推进节能降碳工作。今年,美的楼宇科技下属顺德工厂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,位于重庆、合肥、顺德三地工厂还获得了多项权威机构的零碳认证;美的楼宇科技在德国市场推出了全球首款碳中和热泵产品,并获得TÜV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碳中和证书;而美的泳池热泵则获得TÜV南德颁发的全球首张泳池热泵再生材料含量认证证书。

  凭借在零碳产线、零碳车间、零碳园区、零碳产品方面的持续创新,美的楼宇科技在今年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,再次在双碳领域获得肯定。

  绿色低碳,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,美的楼宇科技秉持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理念,已服务全球10万+个大型工程项目,覆盖工业园区、商业、医院、学校、轨道交通、数据中心等多个行业领域,携手生态伙伴共同助力建筑实现节能减排。

  美的楼宇科技为上海花旗集团大厦打造的高效制冷机房,2023全年能效比已经达到6.03,让这幢老牌金融地标绿色新生;为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提供的M-BMS超高效智能环控控制系统,解决了车站冷量供给与需求不匹配、控制过程滞后波动问题,实现了最佳效率运行,以北滘公园站为例,制冷机房系统运行能效比达6.76kW·h/kW;为解决浙江省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负荷大的问题,美的楼宇科技设计开发了一套兼顾响应负荷预测、控制及末端用户舒适度的算法控制架构,响应时段实现平均负荷降低1585.9kW威澳门尼斯人app,为响应前平均负荷的20.6%,电网削峰效果显著。

  建筑节能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之一,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未来,美的楼宇科技将不断创新智慧楼宇集成解决方案,携手全球用户,以数字、绿色的眼光建筑世界,共建低碳、智慧的可持续空间。